中盛恒睿(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主页 > 新闻动态 > 《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时间:2022-07-13 15:53 来源:未知 作者:高老师 点击:

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

李琼 方玲 张羽

 

一、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入我国对外开放大局中,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势下,中外合作办学是寻求突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演绎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承载着愈加重要的地位和使命。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447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1295个。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占总数的90%左右,在校生约为60万人,毕业生超过200万人。合作对象涉及39个国家和地区,800多所外方高校,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

 

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决策启动后,“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成为“双一流”建设遴选的重要条件,而中外合作办学在其中实现了“增值”功能,促使一大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截至2020年底,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超过87%的院校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院校比例达到48%。据《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约20%的境外合作院校为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绩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2016年至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多次印发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文件,为中外合作办学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和质量优的新发展阶段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中,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引进国际优质资源“走进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发挥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为培养本土优质生源和海外优质留学生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方向上,中外合作办学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价值日益凸显。

 

二、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保持着向上向好的态势。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首先需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明确回应了习总书记强调的“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教育部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切实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在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中外合作办学以新形式和特殊性成为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其特殊办学模式所衍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有待形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实施体系。这就需要整体梳理其中产生的问题,做好应对新时期挑战的准备。

 

(一)多元文化环境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稳定性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较之以往更为复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看清新时代的新情况新挑战,做好打持久战的斗争准备。中外合作办学在引入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文化交锋与碰撞,最终实现融合的过程。根据《人民论坛》发布的2010-2020年度十大社会思潮排行榜显示,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反全球化、平等主义等思潮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这可能会引导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被错误思潮所迷惑、所裹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考验。

 

(二)国际化背景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其显著特征,不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而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经验以及国际视野,在掌握本专业学科研究的同时熟悉国际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对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身份构成的多样化会导致教学理念、授课方式、学生管理上存在差异。一方面,外籍教师缺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度全面了解,在课堂上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教授而缺乏顾及思想引领;另一方面,中方教师一般具有境外留学背景,其国际化视野和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烙上了一定的印记,导致其在课堂上可能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引领,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三)个性特点突出的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

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家境优渥,爱好广泛、视野开阔,个性化特点突出,善于发现和研究新事物、新观念,更能接受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内容。其次,获得中外双学位的要求以及全外语授课环境给学生带来较大学业压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此外,一部分当代高校大学生存在意识形态风险辨别能力较低、自我认知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不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生根带来一定挑战。

 

(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挑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形式以课程教育为主、以各类活动和项目为辅。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基本遵循相同模式,在“主渠道”开设通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这种自上而下式的知识内容供给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回应学生多样化的教育诉求,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专注度不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图片

 

三、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融合创新、办出特色和水平,探索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路径。本文前期对广东省7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开展了调研,包括2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5所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大部分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渠道为通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国内外时事热点能够保持关心和理性的态度,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不同维度的期待。

 

为推动高等学校教育国际化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从多个维度探索建设立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

 

(一)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阵地,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根据对广东省7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调研,所有院校均能够做到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党政领导参与度为100%,开展对象全面覆盖学生党员、团员和青年群众,开展内容均包含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发挥党组织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政治核心引领作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局势中,应继续加强党建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握紧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

习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实现“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中,需要教育主体发挥作用,即思想政治教育者直接参与特定实践过程。在对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调研中发现,教育主体既包括传授知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党政领导、辅导员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但是专业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思想动态了解较少。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特殊性,应在意识形态领域表明立场、把握主动权,引导全员教育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紧抓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立德树人筑牢政治安全屏障。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象,在本文中即高校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作为新时代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肩负着参与教育国际化竞争和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习总书记曾提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来自通识教育框架下知识性的传授,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社会目标,但忽略了个体成长的需求。在学生群体的调研中,超过60%的学生希望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面对思想文化多元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应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方式和行为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突出亲和力和针对性,让思想理论“活”起来,引导学生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方式主动参与其中,达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

 

(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环境的政治引领力、组织感召力、话语说服力和情感渗透力。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最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的方面集中于“党的方针政策和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内外形势分析”,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具有一定的国家意识和政治素养,但有风险受到多元文化信息交织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防范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激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培育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博采众长的精神品格。

 

(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更新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化与创新,明确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学生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方向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当今大学生个体的身心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应注重加强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等。

 

在广东省7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超过40%的学生期待所在院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之余,中外合作办学应注重开发第二、三课堂,为学生提供全球治理、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组织实践等方面的训练,把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与实现学生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应在形式上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育人功能,开展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宣传和报道,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事例、人物故事以及图文和微视频中,创新话语载体和传播手段,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疫情全球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承担着更为关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内在要求,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同时,应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引导和学生思想动态,创新工作理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起多维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路径探索》2020GXSZ007研究成果)

 

 

 

来源:《中外合作办学》2022年第2期

 



 




本文地址: http://www.mba-uibe.cn/xinwendongtai/20220713850.html
本站名称: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教育网

热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