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盛恒睿(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主页 > 新闻动态 > 西部地区高校探索构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平台

西部地区高校探索构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平台


时间:2022-09-20 14:44 来源:未知 作者:高老师 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成为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抓手。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认为,人文学科教育在大学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中外人文交流,不应仅体现于国际交流合作中,而应完全融入高校五大基本职能实现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部高校中外人文交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针对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西部高校,西南科技大学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紧抓中萨建交重要历史机遇,中西人文交流开启新篇章

2018年8月21日,中国和萨尔瓦多共和国政府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从当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萨关系是中拉交往中最年轻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发展成果进一步证明中拉合作充满生机活力。4年来,中萨两国高层交往势头良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文化交往亮点纷呈,援助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萨建交以来在文化教育领域互动频繁,萨尔瓦多迎来中国天津民乐团、深圳艺术团等中国艺术团体的访问,举办了中国电影周、相关省市艺术文化月等活动。中国政府每年向萨尔瓦多提供45个奖学金名额,截至2021年8月,累计有150名萨青年获赴华深造机会。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既要保持“大有可为”的信念与决心,又要保持“应有所为”的战略定力。萨尔瓦多大学孔子学院(简称“萨大孔院”)于2018年12月设立,由西南科技大学与萨尔瓦多共和国萨尔瓦多大学合作共建,是中美洲的第三所孔子学院。2019年10月,首批中方人员赴任,萨大孔院正式启动运行。作为中萨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萨大孔院致力于中文推广、文化传播使命,增进两国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服务两校教育国际化需要,助力萨尔瓦多经济社会发展。萨大孔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本土化发展”道路,现开设中文、中国文化、成人与少儿中文及各类相关培训课程,建有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心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萨大孔院工作虽受疫情影响,但仍取得有效进展和成效。2020年6月,萨大孔院开设“共同抗疫”系列在线讲座。首场讲座主题为“新冠疫情下的中国方案:微信、钉钉与科技创新”,由秘鲁籍中国研究学者方子悠(Jose Feliciano)主讲。萨大孔院全体师生、萨尔瓦多大学教职工及当地民众在线参加了讲座。

2021年,西南科技大学张贯之教授申报的“西南科技大学-萨尔瓦多大学高水平人文交流平台建设”项目成功获批,这是西南科技大学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专项资助。依托该项目,两校基于共同的学科优势与特色搭建合作平台,以科研与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为导向,以科技、人文为特色项目,共同培养“中萨创新复合型人才”,满足中拉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推动中萨人文交流与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探索。

2021年4月,西南科技大学与萨尔瓦多大学共同举办首届“中萨人文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校外事负责人及50余名中萨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中萨双方学者就“萨尔瓦多土著民族的文化认同”“萨尔瓦多玛雅文化传统与语言”“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小农文化的抵牾”“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看中拉文化差异”等进行了专题研讨。此后,两校还举办了首届“中萨大学生在线学术交流会”,中外师生从中国茶文化与拉丁美洲咖啡文化、中国与印第安生肖文化、中萨人文风光风俗、西班牙语学习方法等多个视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两校青年学生通过中外人文交流结下了友谊,并结为语言学习搭档。

为纪念萨尔瓦多共和国独立200周年暨中萨建交3周年,2021年10月,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与萨大孔院共同举办中萨人文对话(第三期)“印第安文明与当代萨尔瓦多”学术讲座,以增进中国对萨尔瓦多文化及当代社会的理解,促进中萨文明互学互鉴。

萨大孔院与萨大人文学院还共同组织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拉美学者论坛。论坛由萨大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吉列尔莫·坎波斯主持,孔院教师代表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报告。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切实推动学校“十四五”期间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规划,促进萨大孔院多元化建设,西南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农业科学学术合作交流会。中萨双方就农业科学学科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本次线上交流会打开了两校院系国际合作的局面,同时也是西南科技大学“一院一校”对接计划的落实与践行。萨大科学人文学院与萨大孔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在线讲座,孔院教师代表作主题报告。

“因疫而变”,中外校际人文交流开创新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四川省最早开办西班牙语专业的公立高校,自专业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创新西班牙语人才教育教学模式和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经过10余年努力,探索并形成了以“理念国际化为统领、师资国际化为重点、平台国际化为抓手、教学国际化为途径、学生竞争国际化为目标”等“五位一体”的国际化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际化西班牙语人才。“十三五”期间,依托校际交流项目、国家公派“优本”项目及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学校向西班牙、智利、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西语国家派遣学生年均50余人次,居于全国西语高校前列。

为增进学校师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西南科技大学陈清贵教授组织旅居国外的学者及赴西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编写了《西班牙城市文化与大学精神》一书。

为帮助中小学生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和长期网课学习导致的紧张心理,并对其进行适时心理干预和科学重建,西南科技大学侯光海博士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洁·派克博士共同发起“中外师生携手抗疫,助力中小学生心理干预和重建”公益活动,得到了中美两国有关部门及四川、湖北等地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活动除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在线咨询、个案分析与心理干预等方式进行协助外,还组织编译了大量关于灾难防控、疫情应对、心理干预与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中外文献,录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青少年儿童心理干预与重建》中英双语版公益节目,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西南科技大学与国际友好学校深入交流,探讨后疫情时期的人文交流新模式,目前已与智利发展大学开展“在线本科交换生项目”,让学生不出国门免费参加国际友好学校的学分课程学习,至今已有两批学生顺利修完学分课程并完成学分转换。

聚焦巴蜀文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为推动中国文化传播与巴蜀文化“走出去”,西南科技大学结合地域特色文化,精心策划,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万里之外的萨大师生跨越时空,感知中国的大熊猫、川菜、四川旅游、“四川十大名人”及“中国科技城”等,促进民族文化的互学互鉴,打造巴蜀文化传播精品。陈清贵教授和张贯之教授团队还组织中青年学者及师生编译《全景四川》《魅力川剧》《巴蜀文脉》《蜀歌川谣》等巴蜀文化系列丛书,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助力巴蜀文化“走出去”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部高校人文交流的机遇与挑战

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影响,西部高校整体实力与东部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后疫情时期,西部高校在人文交流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西部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多与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具有先天优势。“一带一路”,语言先行,民族文化铺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多姿多彩,部分地区与周边国家有着较高的文化契合度,更易于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开展文化交流。面对疫情影响下全国各高校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均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西部高校从某种程度上讲,迎来了人文交流的发展机遇期。

面临机遇与挑战,西部高校应聚焦中华文明,结合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后疫情时期世界各国重启人文交流的契机,独辟蹊径,闯出一条适合西部高校的中外人文交流特色之路。(作者侯光海系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系主任、绵阳市多语种教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张贯之系西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舒越系西南科技大学国际项目专员。本文系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理论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CWY21-09]课题成果)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9期)

作者:侯光海 张贯之 杨舒越




本文地址: http://www.mba-uibe.cn/xinwendongtai/20220915894.html
本站名称: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教育网

热门项目